1、小麥價格持續狂飆、玉麥價差不斷擴大 三季度以來,小麥價格震蕩走高,小麥價格從7月初的2866元/噸上漲至9月初的3042元/噸,漲幅5.7%,而后高位窄幅波動。截止10月18日,小麥全國均價報3069元/噸,相比七月初上漲7.1%。反觀玉米受豐產預期的影響,加之新作大量上市,玉米價格持續回落。截止10月18日,玉米全國均價報2697元/噸,相比七月初2866元/噸,下跌5.8%%。相應的,玉麥價差從7月初的-56元/噸,狂飆至10月中旬的350元/噸。截止10月18日,玉麥價差為372元/噸,玉麥價差再創階段性高點。 此輪玉米價格下跌的原因,從供給端來看,今年主產區玉米豐產,新作逐漸上量,加之巴西進口玉米逐漸到港,供應壓力增大;從需求端來看,下游飼用方面生豬養殖利潤不佳,雙節需求提振不及預期,另外深加工方面,三季度玉米淀粉深加工利潤雖有所改善,但下游需求仍舊較弱,深加工玉米庫存震蕩走低,建庫意愿不強。故玉米價格在三季度震蕩走弱。 圖1:2021-2023年度主產區小麥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 圖2:玉麥價差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 圖3:2023/2024年度玉米各區產量預估(萬噸)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 圖4:生豬養殖利潤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 圖5:能繁母豬存欄和商品豬存欄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 圖6:深加工企業加工利潤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 圖7:深加工企業玉米庫存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 2 供給端:種植面積增長、單產下降、產量下降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夏糧產量數據顯示:小麥種植面積呈現增長趨勢,小麥播種面積34589萬畝,較去年增加146萬畝。原因在于,一方面2022年9月底公布的2023年度小麥最低收購價(三等)為1.17元/斤,同比提高0.02元/斤。小麥最低收購價格上調,提振農戶種植積極性。另一方面,2022年新麥價格高開,農戶種植收益增加明顯,進一步提高農戶小麥種植意愿。 單產方面,2023年小麥單位面積產量389.0公斤/畝,比2022年減少5.2公斤/畝,同比下降1.3%。一方面,2022年小麥播種期間天氣適宜,小麥長勢良好。但后期小麥快速生長導致葉齡偏大,使小麥分蘗節含糖量下降,抵御越冬期低溫的能力下降,華北地區小麥經歷了兩次較為嚴重的凍害影響,因此今年小麥單產呈現小幅下降態勢。另外,新麥收獲之際,主產區很多地方經歷連續降雨天氣,從新麥收獲情況看,河南南部受降雨影響較大,河南單產下降20%左右,河北小麥單產下降21%左右,山東小麥單產下降16%左右,江蘇小麥單產降低14%左右,安徽單產降低15%左右。 綜上,2023年全國小麥總產量13453萬噸,較去年減少122.6萬噸,下降0.9%。 圖8:2018-2023小麥種植面積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 圖9:2018-2023小麥單產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 圖10:2018-2023小麥產量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 據國糧中心預估,2022/2023 年度我國小麥進口量 1273 萬噸,同比增加317萬噸。估計2022/2023年度全國小麥新增供應量15045萬噸,同比增加394萬噸。估計2022/2023 年度,國內小麥消費總量12775萬噸,比上年度減少1869萬噸,降幅12.8%。2022年 6月至2023年3月小麥價格明顯高于玉米價格,小麥用于飼料大幅減少。估計2022/2023 年度食用消費9380萬噸,同比增加20 萬噸;飼用、種用及工業消費3395 萬噸,同比減少1889萬噸。全國小麥供需結余2268萬噸,比上年度增加2264萬噸。 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夏收小麥產量13453 萬噸,同比減少122.6 萬噸。在國家統計局數據基礎上,國糧中心10月份預計,2023年全國小麥播種面積為2363 萬公頃,同比增加11.2 萬公頃,增幅0.5%;預計2023 年小麥單產為5.778噸/公頃,同比減少78公斤/公頃,降幅1.3%;預計小麥產量為13654萬噸,同比減少 118萬噸,降幅0.9%。此外,我國小麥常年供需有余,進口小麥多是對優質品種的補充與調劑,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對優質小麥需求不斷加大,10月份預計,2023/2024年度小麥進口量930萬噸,較上年回落23.8%,但仍處于歷史高位。2023/24 年度全國小麥結余832萬噸,同比下降1384萬噸,降幅 62.5%。 圖11:中國小麥供需平衡表 數據來源:國糧中心、紫金天風期貨 3 供給端:主產國產量下調、進口環比增加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10月預測,2023/24年度全球小麥產量7.85億噸,比上年度減少2.3%;消費量7.83億噸,比上年度增加0.5%;期末庫存3.19億噸,比上年度增加1.8%,庫存消費比40.8%;貿易量1.93億噸,比上年度減少3.5%。據美國農業部(USDA)10月預測,2023/24年度全球小麥產量7.83億噸,比9月預測值減少390萬噸;消費量7.93億噸,比9月預測值減少300萬噸;期末庫存2.58億噸,比9月預測值減少48萬噸。目前北半球處于冬小麥種植階段,南半球則處于收獲前期。 從全球供需看,小麥基本面的緊張趨勢在本月進一步加劇。產量方面,受到厄爾尼諾氣候的負面影響,澳大利亞產量預期再次調降150萬噸。哈薩克斯坦因種植條件欠佳,產量下調了200萬噸。加拿大也因為干旱天氣的影響,產量同比去年下調330萬噸。烏克蘭方面因黑海貿易協議尚未恢復,俄烏局勢持續動蕩,出口同比進一步調減??傮w上看,由于澳大利亞、哈薩克斯坦等國的產量降幅超過美國的增幅,2023/2024年度全球小麥產量調低390.7萬噸,從7.87億噸調低到7.83億噸。 舊作方面,USDA預估全球小麥產量為7.89億噸,比去年同期增加800萬噸;進口量為2.11億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200萬噸;總出口量為2.21億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900萬噸;期末庫存預計為2.67億噸,比去年同期下降500萬噸。 圖12:全球小麥供需平衡表 數據來源:USDA、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圖13:美國小麥供需平衡表 數據來源:USDA、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圖14:俄羅斯小麥供需平衡表 數據來源:USDA、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圖15:澳大利亞小麥供需平衡表 數據來源:USDA、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圖16:加拿大小麥供需平衡表 數據來源:USDA、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圖17:烏克蘭小麥供需平衡表 數據來源:USDA、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我國進口方面,海關總署發布,中國9月小麥進口量62萬噸,同比增加66.4%;中國1-9月小麥進口量1017萬噸,同比增加53.6%。1-8月,我國進口小麥及制品955.72萬噸,同比增加52.86%,進口主要來自澳大利亞(602.03萬噸,占進口總量的62.99%)、加拿大(168.30萬噸,占17.61%)、法國(82.14萬噸,占8.59%)。9月進口國數據尚未給出,參考路透給出的數據,美國占比約36.43%,澳大利亞占比約47.95%,加拿大占比約15.61%。 圖18:2000-2023年小麥產品進口量(萬噸)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圖19:小麥進口分國別統計(千噸) 數據來源:路透、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另外,在進口配額方面,2023年我國小麥進口配額為963.6萬噸,據相關貿易商反映,2022/2023作物年度小麥進口已超配額,2023/2024作物年度也已有幾百萬的進口訂單。貿易商預估,2023/2024作物年度小麥進口量預估為1000-1100萬噸。據路透船運數據顯示,10月將有約47萬噸小麥到港,主要來源國為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圖20:10月進口小麥預計到港量(噸) 數據來源:路透、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圖21:國內到港價與進口小麥完稅價對比v 數據來源:WIND、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4、供給端:政策性小麥尚無競拍 每年十月份,政策性小麥開啟拍賣,拍賣頻率、成交價格對后市小麥價格漲幅有很大影響。今年小麥總體減產加之芽麥較多,后市供需偏緊可能性大,而緩解供需緊張的關鍵就是看每周各地中儲糧、地儲的拍賣力度。但和常年有所不同的是,目前已經進入10月中下旬,卻依然沒有看到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發布的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公告。從這一點上也基本可以明確目前國家對糧食市場依然是持積極態度,后續投放節奏、頻率、規模應該也不會超過市場預期,因此對當前小麥市場的供應面來說,并不會構成太大的壓力。拍賣大概率將會延期,在目前小麥價格堅挺的情況下,拍賣的推遲更加表明了政策上對小麥市場的利好,那么預估本次陳糧投放的規模也會相對較小,因此預計最低價拍賣可能不會讓小麥價格承受過大壓力。 另一方面,據產業端消息,臨儲小麥剩余庫存不大,大量投放競拍的可能性不太高,如果是少量投放,或將出現高成交高溢價的結果,那市場價格大概率會隨之走高。 圖22:2021-2023臨儲小麥成交競拍成交情況 數據來源:我的鋼鐵、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5、需求端:面粉價格走高、開機率震蕩上行 從7月底開始,下游面粉價格開始了一波凌厲的上漲,從7月份均價3240元/噸,飆升至9月初的3618元/噸,漲幅高達11.6%,而后進入高位震蕩區間,截止10月19日,特精粉均價報3526元/噸,較7月初漲幅8.8%。 8月,面粉價格呈現上漲行情,市場購銷積極。隨著天氣逐步轉涼,面粉需求較前期略有改善,企業面粉走貨加快。小麥價格漲勢迅猛,企業為了保障生產利潤,不斷提高面粉價格。中下旬臨近學生開學,終端需求回暖,面粉經銷商備庫積極性提升,面粉價格偏強調運行。9月份,面粉走貨較前期放緩,企業新增訂單稀少,維持老客戶訂單為主。企業為了緩解庫存壓力小幅降價促銷,面粉價格偏弱調整。國慶節后面粉需求表現疲軟,粉企新增訂單稀少,為了防止庫存積壓小幅降價促銷。隨著小麥價格止跌為漲,企業對面粉挺價情緒濃厚,面粉價格維持堅挺。預計四季度面粉需求仍有改善的預期,面粉價格或能維持震蕩上行的走勢,后續重點關注小麥價格波動情況以及需求的改善情況。 圖23:小麥下游面粉價格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開機率方面,從7月底開始開機率震蕩上升,從7月底的31%,上升到8月的39%,而后窄幅區間震蕩,截止10月19日,樣本面粉企業開機率為37%,相比7月底上升6個百分點。8月,制粉企業訂單增加,庫存消耗加快后開機較前期明顯上調。中下旬臨近學生開學,面粉經銷商備貨旺季行情,企業開機溫和回升。9月,面粉走貨速度放緩,制粉企業面粉庫存壓力增大,小麥價格震蕩回落,面粉經銷商拿貨積極性趨于謹慎,制粉企業為了緩解庫存壓力,不斷下調開機。截止10月19日,中小制粉企業開機較上周略有好轉。國慶節后粉企面粉走貨表現清淡,面粉走貨維持老客戶訂單為主,面粉庫存消耗緩慢,難以支撐企業大幅開機。預計下周企業開機維持低位水平,后期重點關注四季度面粉需求變化情況。 圖24:2021-2023中小面粉企業開機情況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加工利潤方面,8 月份全國中小面粉企業平均利潤-19 元/噸,較7月下降26 元/噸,較去年下降87元/噸。8月中小制粉企業利潤呈現回落態勢。小麥價格受供應端偏緊影響接連上漲,制粉企業加工成本居高不下。為了保障利潤,企業小幅上調面粉價格,但部分企業為了維護老客戶訂單,面粉價格漲幅有限。副產品需求表現疲軟,漲幅有限,企業利潤難以得到有力支撐。9月,全國中小面粉企業平均利潤-3元/噸,環比上漲16元/噸,較去年下降86元/噸。9月中小制粉企業利潤先漲后落。上旬小麥價格震蕩走弱,緩解企業成本壓力;面粉價格維持堅挺,副產品價格強勢上漲,維持企業微薄利潤。中下旬企業利潤回落,小麥價格漲跌互現,企業生產成本依舊較高。面粉走貨放緩,價格偏弱調整。截至10月19日,中小面粉企業本周平均利潤-46元/噸,較上周小幅上漲,同比去年下降110元/噸。本周制粉企業利潤呈現回落態勢,小麥價格高位震蕩調整,企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且節后面粉走貨滯緩,價格緩跌。預計第四季度,面粉需求仍有上漲的預期,或能帶動面粉價格上行,利潤空間上升。 圖25:2021-2023面粉企業加工利潤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6、需求端:副產品麩皮價格震蕩回落 麩皮,即麥皮,小麥加工面粉副產品,麥黃色,片狀或粉狀。麥皮的端部有部分胚芽,大約占麥皮總量的5-10%左右。麥皮共分6層,外面的5層含粗纖維較多,營養少,難以消化。麥皮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類,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主要用途有食用、入藥、飼料原料、釀酒等。 三季度以來,麩皮價格呈現震蕩下跌趨勢。截止10月19日,麩皮價格為1926元/噸,相比9月上旬的階段性高點1980元/噸,回落了2.7%。8月份,麩皮價格頻繁漲跌調整,上旬制粉企業面粉走貨加快,企業開機回升明顯,麩皮市場供應增加。但下游飼料企業芽麥用量依舊較大,麩皮用量縮減。另外,天氣炎熱麩皮存儲不易,制粉企業積極降價促銷不留庫存,市場價格偏弱調整。8月中旬,企業麩皮庫存偏緊,麩皮價格小幅上漲,企業利潤依舊微薄,對麩皮挺價心態濃厚。月底企業庫存積壓,為了緩解庫存壓力制粉企業再次降價促銷。9月份以來,小麥價格高位回落后維持震蕩調整態勢,企業面粉走貨滯緩價格緩跌。企業為了保障生產利潤挺價麩皮,但持續時間不久,麩皮價格小幅上漲后轉為弱勢,再次落至前低附近。10月以來,麩皮價格先漲后落,市場購銷平穩。面粉企開機不高,麩皮隨產隨銷,下游需求表現一般。 麩皮需求恢復主要關注飼料企業芽麥庫存情況。隨著玉麥價差持續擴大以及芽麥用量不斷消耗,飼料企業芽麥基本見底,待芽麥庫存消耗完畢,麩皮需求才能恢復。后市需關注企業開工情況,麩皮價格后市或仍有走高預期。 圖26:2021-2023麩皮出廠均價 數據來源:我的農產品、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7、政策端:最低收購價托底小麥價格 圖27:2006-2024年國家小麥最低收購價格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責任編輯:李燁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xm174yy.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4008-277-007
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4007-666-707
![]() 七禾網 | ![]() 宏觀解讀 | ![]() 七禾產業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宏觀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