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波: 法學碩士,上海尚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原華夏基金管理公司投資副總監。曾任君安證券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上??偛扛笨偨浝?、上海申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1999年加入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投資副總監、股票投資部執行副總經理、并歷任基金興科、基金興華、華夏回報和華夏回報二號基金經理。2007年8月創立上海尚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石波先生有24年的從事證券投資經驗,曾榮獲《福布斯》中國優選基金經理、金牛陽光私募投資經理獎、中國私募基金十大風云人物獎等榮譽。 精彩觀點: 一般來說,性格比較開朗樂觀的人才能做價值投資,而我就是一個樂觀主義者。 巴菲特是看好的一面,索羅斯是看壞的一面,兩個人在投資上的態度是相反的。 股票市場要真正走好,必須得有長線的資金支持。 只有一條道路是能夠戰勝市場的,那就是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的核心就是以便宜的價格買好的公司。 投資股票還是要看得久遠一些,看得長遠才能看得清楚。 價值觀是一個企業的靈魂。 “價值投資、品質投資、長期投資、科學投資”這四個投資理念在我們公司成立的時候就已經定好的,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變過。 價值是買便宜,品質是買好東西,相較之下,我更看好品質。 價值投資的3.0版本,我認為是三次方的,市值的空間更大。 教育、體育、文化、醫療、養老這些行業會高成長。 不提高ROE的增長是偽成長。 行業的天花板要足夠高,足夠寬。 總之,它要有遠大的目標,有無限的創造力,有獨特的商業模式,能夠改變世界、提高人類生活品質的公司才能稱之為偉大的企業。 資產負債表最重要,然后是現金流,最后才是業績。 我們有選股指標,有四個方面的分析,業務分析、管理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內在價值與安全邊際分析。 股市的第一大基本面是對外開放,第二大基本面是投資者結構發生變化,第三大基本面是經濟的持續穩定性。 股市上漲的最大動力是消費升級和創新驅動。 集中度提高是投資支點公司最大的邏輯。 機器不會超過人類,機器只能做交易。 從大周期來講,經濟的增長速度是在放緩的,從高增長階段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與傳統的價值股相比,我們也很看好價值股里面的成長股。 去年是A股的港股化,今年是A股的國際化。國際化的特點是藍籌股流動性溢價,小股票折價。 中國經濟出現了一個拐點,由原來的投資經濟變成了消費經濟。 中國的人口紅利逐步消失,但工程師紅利正在生長。 現在全球正在進入人工智能的前夜。 2018年比2017年的賺錢難度要高一些,因為去年是價值發現,今年是價值投資。 我們認為房地產行業在3年內是一個行業集中度提高的機會。 中國股市的牛市格局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兩個100年股市會到10000點。 智能手機行業增速放緩,正在重復功能機的故事,成為一個周期行業。 投資品的行業輪動較快,而消費品的波動性則相對較小。 房地產行業去年出現了ROE在30左右的公司,我們認為這意味著它們具備了價值投資的機會。 世界是你們的,世界是我們的,但終究是活得長壽的人的。 人工智能有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智能制造;第二個階段是感知智能;第三個階段是認知智能;第四個階段是智能系統,AI手機、無人機、智能汽車、智能家電、智能建筑;第五個階段是腦機結合,人腦和機器的結合。 目前來看,智能家電和智能汽車的空間會大一些。 公募是為了滿足投資理財的基本需要,私募是為了滿足品質投資需要。 我希望以后提到尚雅,就是規范、美好、高尚、整齊、有品質的一家公司。 我崇尚簡單,又喜歡開闊的感覺。 我對幸福的理解就是超越自己的極限,人一定不能自我設限封閉自己,失去進化的能力。 財富是有很多定義的,但是人不能光有物質財富,更應該擁有精神財富和健康財富。 可以輸在起跑線上,不能輸在終點線上。 關于價值投資和理念 問1、石總您好,感謝您和第一財經&七禾網的進行深入對話。有人稱您為投資界的“東邪”,說您有個性,風格相對激進,追求對未來的預判。您本人認可這樣的評價嗎?為什么? 石波:他們為什么稱我為“東邪”?可能是因為2009年那波我們業績比較突出。當時我買的是新能源股,這些股票的波動比較大,所以某些人可能認為我的風格比較激進,一年多可以漲3倍。我自認為是個價值投資者,買成長股也是價值投資。 我認為價值投資是過去定義未來。為什么現在大家愿意買買價值股?因為過去的20年價值股的平均業績每年都維持著20%左右的增長。成長投資則是現在定義未來。我們買蘋果概念股的時候,雖然它的市盈率很高,但連續5年都獲得50%的增長,那么它的估值也會得到提升。 互聯網思維提出了用未來定義未來的概念。在互聯網時代,風來的時候豬都可以飛到天上去,但是風一停呢? 即使是成長投資,還是可以計算利潤的,我們是根據未來現金流量貼現來計算企業的價值。從這方面來講,我覺得自己沒有那么激進,算是穩健投資。 問2、您現在是否看好新能源汽車?會選擇布局這一領域嗎? 石波:看好,但現在還在觀察。我們在2009年的時候就投過新能源汽車,但投得太早了。每個時代都是迭代更替的,每個產業也都有一個“之”字型的周期。 問3、您曾說過“投資是一個和人性的弱點恐懼和貪婪搏斗的游戲”。請問,為什么恐懼和貪婪會阻礙投資的成功?我們應如何克服這兩個弱點? 石波:恐懼和貪婪是人性,達利歐說要把一個公司變成一個機器,以此來克服人性的弱點。我也做了這個試驗,但是效果不好,我覺得自己做不到逆人性。達利歐說要選擇痛苦,經歷了痛苦和失敗才能使人進步。但巴菲特價值投資的模式是順人性,屬于快樂投資。所以一般來說,性格比較開朗樂觀的人才能做價值投資,而我就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巴菲特是看好的一面,索羅斯是看壞的一面,兩個人在投資上的態度是相反的。從這個角度來講,自己的投資風格要跟人性有所匹配。“逆人性”這個說法既對也不對,因為“逆人性”就不會熱愛,如果覺得很痛苦,就不要從事這個行業。 我自己是比較喜歡這個行業的,當然,這么多年也有痛苦的時候。2008年我是最痛苦的,因為我的產品發在了最高點。我在2007年10月份發了產品,結果第一年就經歷了股災,我們的產品跌了30%。我以前做華夏回報的時候每年都是正回報,但做私募的第一年就跌了30%。遇到金融危機,就會讓你覺得很無奈。不過那個時候雖然痛苦但是并不慌,因為股市的命運是和國運連在一起的。當時更多的關注點在汶川地震上,我們公司200萬的注冊資金,我們直接就捐了100萬。那時候我就想,人的生命都沒有辦法得到保證,還做什么投資呢?但是到了2008年下半年,我在市場上發現了新能源的投資機會,成為第一家從股災中崛起的私募。 問4、近年來,A股市場機構化趨勢比較明顯,因此有人說現在股市進入了“機構時代”,個人投資者想要盈利會越來越難。您怎么看? 石波:以前的市場以散戶為主,其中有70%的投資者都是散戶,現在則慢慢進入了機構投資的時代,“國家隊”是最大的機構。海外的機構都是一些比較長線的資金,股票市場要真正走好,必須得有長線的資金支持。與國內投資者相比,海外的機構投資者有成熟的投資渠道和投資方法?,F在做投資的門檻變得越來越高,散戶如果沒有足夠的研究能力是很難在這個市場中存活下來的。 問5、如果一個新的個人投資者要參與中國股市,您有什么忠告? 石波:主要還是得看他自身的能力圈,看他對什么行業有了解,要懂行才能做投資。如果沒有專業知識,最好是委托給專業的機構。 問6、2017年以來,價值投資似乎已經成為市場的主流。請問,對價值投資者來說,不斷堅持做哪些事,才可能逐漸成長為巴菲特這樣的人? 石波:我覺得巴菲特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一個存在,他是在美國這樣一個長期繁榮安定和平的社會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美國市場相對穩定發達,與中國的發展階段和經濟背景都有所不同,所以這里也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要做的就是學習巴菲特的思想和投資理念。只有一條道路是能夠戰勝市場的,那就是價值投資。另外,巴菲特身上的積極樂觀和堅持也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看巴菲特的書就可以發現,他是一個非常正能量的人。 問7、有人認為,巴菲特的投資行為充滿正能量,如果投資盈利了,似乎任何一個層面都沒有人受損;而索羅斯的投資行為則有負能量成分,如果投資盈利了,對手方可能遭受較大的損失。您怎么看?您如何看待巴菲特和索羅斯的差別? 石波: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巴菲特是在做時間的朋友,會去發現別人的好,公司的好,然后去投資這些優秀的企業。索羅斯則是站在環球宏觀的角度,發現問題并尋找做空的機會,可能會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感。但索羅斯對社會也是有貢獻的,并不全是負能量。從個人的選擇來講,巴菲特的生活方式更健康,屬于幸福投資、快樂投資。相反,索羅斯則會焦慮,因為他總是和壞的東西在做斗爭。 問8、海外的投資大師、投資牛人,您最推崇哪幾位?為什么? 石波:我崇拜巴菲特,剛入行時我覺得證券行業很無聊。首先,炒股票是賺別人的錢,本身并不創造價值。另一方面,市場波動率很大,心情會有明顯的起伏。有些人可能本來生活好好的,但做交易以后天天看盤,心情隨著盤面變化也開始有所波動,生活的幸福指數就會受到影響。后來,我看了巴菲特的書,那個時候我才發現,原來股票不是炒的,而是用來投資的。我也是在看了巴菲特的書以后開始崇拜他,參加股東大會后更佩服他,人到了90多歲了,生活狀態還是那么健康歡樂。巴菲特帶給我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他讓我們在每天都波動的市場中找到了一塊價值基石,可以享受投資的快樂。 另外,比爾?蓋茨我也比較喜歡。上次在巴菲特股東大會上見到比爾?蓋茨,這位全球首富非常謙虛和低調。在科技界,我比較喜歡孫正義、馬斯克和喬布斯。他們改變了社會,改變了世界。這些人我是比較佩服的。 問9、貴公司堅持“價值投資、品質投資、長期投資、科學投資”。雖然認可價值投資的人較多,但每個人對價值投資的理解有所不同。就您的理解而言,何為價值投資? 石波:價值投資就是要便宜,品質投資就是買好公司,所以價值投資的核心就是以便宜的價格買好的公司,然后長期持有。當然,每個人對“長期”的理解不太一樣。美國經過200年的發展變得相對穩定,中國改革開放40年,我們的波動性還是挺大的。我們以前的周期是3-5年,以后爭取能夠更長一些。投資股票還是要看得久遠一些,看得長遠才能看得清楚。 問10、貴公司認為“只有優良的品質才能保證企業的持續穩定價值”,并指出“品質投資的核心是人和優秀的管理”。那么我們應如何從“人和管理”這兩個方面辨別一個企業的品質是否優良? 石波:首先人是有基本的價值觀的,我們要去了解一家企業的價值觀,價值觀是一個企業的靈魂。管理者如果沒有正能量,那這家公司的經營一定會比較混亂,有好的企業文化的公司往往更能獲得成功。一家公司的商業模式、激勵機制以及執行力等都可以從管理上看出來。我們公司的調研標準有100多項,也包含著很多的經驗成分,很難講其中到底蘊含著什么道理。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特點,我會將關注點更多的放在其他人不太注意到的地方,我們往往可以在細節上發現很多問題。 問11、關于長期投資,請問多長時間的投資周期稱得上是長期投資?貴公司除了長期投資,會不會兼做一些中短期操作?什么時候會有中短期的操作? 石波:從會計學角度來講,一年以上都叫做長期投資。如果一個股票的權重太大,比如超過了30%,就會出現波動風險,這時候我們會進行一些中短期的操作。另外,如果一個股票跌得過多,我們就會加倉,漲得過多,則會減倉。當然,這個操作不是絕對的,需要不斷進行比較,如果沒有新的投資機會,我們還是會選擇繼續持有。 問12、關于科學投資,貴公司的理解是“科學投資強調運用各種財務模型和數量分析方法對企業進行科學全面的分析研究,是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穩健投資?!闭垎?,科學投資能給整個投資體系和投資行為帶來哪些好處? 石波:科學投資首先要有量化。量化方面,事后風控是做不到的,那樣不能稱之為風控,而是止損。我們建立了一個篩選池,用量化的方法測股票的貝塔值和波動率,波動率風險很大的公司就進不了這個篩選池,負債率高的公司也會被限制住。我們可以通過量化的方法防范一些風險,做好事前的風控。對于在核心股票池中的標的,我們會先做模擬。股票本身波動性太大的公司,也會被剔除掉??萍脊傻牟▌有跃捅容^大,特別是創業板的那些公司,雖然這段時間有反彈,我們也不會參與。 問13、您投資實踐24年,您的投資理念是否已經定型?還是仍在不斷進化? 石波:我們的投資理念已經基本定型,“價值投資、品質投資、長期投資、科學投資”這四個投資理念在我們公司成立的時候就已經定好的,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變過,包括投資方法、研究方法也基本沒有變化。理念、原則和方法這些東西我們都不會變,最多會在投資的結果上出現一些變化。 問14、在貴公司成立的十幾年間,您覺得貴公司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進步? 石波:風險意識得到了增強。我們吃過虧,所以在風控上比原先有進步。 問15、您現在的選股思路和五年前相比有什么差異?和十五年前相比有什么差異?二十年來,您投資理念中不變的是哪些要素? 石波:每個時代都有所不同,我們都是跟著時代在變,跟著經濟的基本面情況在變,不變的是我們的理念和方法。 問16、就您看來,投資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么? 石波:價值投資、品質投資。我和別人的區別是我更強調品質投資,其他沒有人提品質投資這件事情,而品質是我最關注的。價值是買便宜,品質是買好東西,相較之下,我更看好品質。 問17、您認為從2017年開始,中國股市進入了價值投資新時代。請問“價值投資新時代”和“價值投資老時代”有何不同? 石波:這次“價值投資新時代”和前兩次不一樣的地方是,這次時間和空間的維度都比以前上升了10倍。以前在時間上我們只看三五年,現在則是看三十年??臻g上也有所擴展,以前都是投國內第一名,但那時候有個“千億魔咒”,做到國內第一名即實現一千億市值之后就會調整、休息。但現在,我們發現那些公司都是萬億級別的,為什么?因為他們做到了全球化,已經是跨國公司了。比如說海爾收購了GE,美的收購了東芝、庫卡,他們的業務已經變成了全球業務。以前我們在國外看不到中國的品牌,但現在我們可以在國外看見華為,看見OPPO和VIVO,不管是在歐洲還是東南亞,都能看到中國品牌。這也就意味著現在很多中國企業已經是全球企業了。以前只有聯想出去了,現在我發現國內的很多企業都已經成了全球第一。比如??凳菙z像頭全球第一,三安光電是LED全球第一,另外還有一些房地產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它們的市值很快就會到萬億級別。所以,這一次價值投資的標準,可能都要達到萬億級別。平安目前市值已經萬億了,茅臺馬上就萬億了,美的這些公司的格局也必然是萬億的。還有房地產企業,現在最大的房地產公司是3000多億市值,三年內可能也會變成萬億市值,因為這個市場很大。中國目前有著14萬億市場,是全球第一大市場,如果龍頭股占了10%,那就是1600億的凈利潤,乘以6倍的市盈率就應該有1萬億左右的市值。 還有就是空間的垂直維度,現在出現了如BAT這樣的互聯網生態企業,由原來的物理世界變成了現在的虛擬世界。現在的互聯網企業比當年的摩根還厲害,它們已經滲透進了各行各業。所以價值投資的3.0版本(從空間上是三維空間,從時間上是三十年),我認為是三次方的,市值的空間非常大,這次比前兩輪(1996年和2003年)價值投資的空間要大得多。 問18、您認為現在選股應更多考慮ROE(凈利潤/凈資產)而非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為什么? 石波:因為過去3年,成長速度不夠,中國經濟原來都是超過10%的增長,最近5年,變成6%左右,增速降了一半?,F在發現某些企業過去的50%增長其實是靠收購和并購,堆積了大量的無形資產,到時候會跌回來的,是偽成長。并購式的成長并沒有增加它的ROE水平,只是表觀業績增長。 中國的成長行業越來越少,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改革開放40年了就像人到40歲,逆生長的行業是越來越稀缺的。除了教育、體育、文化、醫療、健康、養老這些行業會高成長,傳統的有形商品公司成長性越來越少。所以,PEG越來越難找到,而且它帶來的現金流,比如PPP,是增收不增利,或者說應收款增長,并沒有帶來現金流增長,它也是偽成長。 不提高ROE的增長也是偽成長。幾個獨角獸回來,會將一級市場把估值抬得太高,在海外市場估值那么低,憑什么回到國內市場就應該享受高估值。 問19、接下來如果這些公司真的回來,會不會對我們現在已有的股票造成一個大的沖擊? 石波:肯定有沖擊,因為這些股票太大了,另外它們的估值太高了,VC和PE這群人把它們的估值炒得太高,讓二級市場來接盤。全球市場,不管在哪個市場上市,企業的價值都應該是一樣的,上市和不上市的估值也應該是一樣的,為什么在A股市場就應該比國際市場貴?所以這個估值是不對的,如果發行價格太高,可能大部分投資者會套在里面,較多新股上市都是有泡沫的。 責任編輯:李燁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xm174yy.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4008-277-007
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4007-666-707
![]() 七禾網 | ![]() 宏觀解讀 | ![]() 七禾產業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宏觀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