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98e4l"></th>
    <span id="98e4l"></span>

      <dd id="98e4l"></dd>
      
      
    1.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3年12月06日 星期三

      聚合智慧 | 升華財富
      產業智庫服務平臺

      七禾網首頁 >> 頭條

      七禾網對話陳海洋:8年失敗終得虧損密碼

      最新高手視頻! 七禾網 時間:2017-03-27 11:10:45 來源:七禾網

      七禾網注:與嘉賓的對話僅作為研究之用,不代表七禾網的觀點及推薦。金融投資風險叢生,愿七禾網用戶理性謹慎。



      陳海洋


      2000年進入期貨市場,虧損8年,期間6次爆倉2次破產,交給市場上千萬學費后終于獲得穩定盈利的鑰匙。先后嘗試趨勢、波段、套利和程序化交易,這期間潛心研究和體悟交易,不斷總結失敗經驗,最終建立執行度高、心里承受能力最佳的短線交易策略《千策星級戰法》,并應用于實戰和復制,成績斐然?,F主要致力于“千策日內短線交易團隊"孵化,打造國內頂級百人日內短線(高頻與波段)交易團隊。


      精彩觀點:

      在這個市場活著也許是一種幸福。

      自己爆倉六次,破產兩次,幾近崩潰。

      他們在離開市場時,那被摧毀的信心,時刻震撼和警醒著我去找到這樣的系統。

      期貨帶來的新鮮感和贏利的誘惑,讓我一下子就愛上了期貨。

      我一直在虧錢,市場一定有人在賺錢,別人能賺錢,我為什么不行,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行,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

      我從短線到長線,從投機到套利,從人工到程序化,各種方法輪番爆倉。

      執行二字,我付出了慘重代價。

      單個投資者很難去執行,一邊做趨勢,又操作短線,然后還做套利,那樣交易就混亂了,這幾種模式只有組建交易團隊才能更好的發揮出效果。

      找到適合盤手自己性格、資金、心態適合的方法,只要做不死,那就一直做的訓練模式就可以有更大的收獲和突破。

      一個人的品格只接影響其交易的結果。品格欠缺的人,技術再好,長期下來是賺不了錢的。

      我在做選拔訓練自己的交易團隊時,將品格定為第一選拔要素。

      因為這種巨幅贏利,才讓我反思交易系統。

      因為讓利潤奔跑,我們控制不住,因為行情不是我們能控制的。

      我們風控第一步,就是降杠桿,用倉位去降低風險。

      只要有波動,有K線,有成交,就會生成各種參考的數據出來,被我的交易系統去識別,并應用于我的交易系統。

      每個品種與倉位不是均勻分布,帳戶的收益預期,風險承受標準是不一樣的,在這樣的目標與風控前提下,去優選組合,準備倉位,并根據技術系統應用的不同,進行加倉減倉的動作。

      我們的方向是人工智能交易,將我們的策略與理念,在機器學習之后,讓機器去不斷的修正、完善,永遠處于一個學習狀態。

      賺錢了并不是因為你預測對了,而是因為你做對了。

      行情不可預測的關鍵核心概念是預測對行情和盈利沒有關系。

      預測行情是評論家和寫手的事情,交易是交易員的事情。

      不漲起來,你永遠看不到低點,不跌下來你根本不知道是高點。

      千策星級戰法、千策趨勢戰法、千策套利戰法,加千策高頻這四套戰法都是拿錢買出來的,真心貴。

      我們的目標是訓練一百位職業操盤手,打造我們自己的交易王國。

      我的觀點,對于傳統的技術來說,是顛覆性的,我的判斷,對于正常的交易人員來說,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我們在訓練盤手時,設定的止損位和止盈規則就是鐵律。

      需要大概率正盈利的交易系統和正確的訓練方式,加上遵守紀律,才能賺錢。

      沒有成本,就不會下功夫學,不會有必然學成的心態,不會有將學費賺回的動力。

      選培訓機構,主要是看后期實戰跟蹤,要有足夠長的時間,一般半年到一年,這樣才能鞏固所學的技術系統,真正的轉化為實盤能力、賺錢能力。

      千策訓練,專業減虧,是我們對虧損投資者的承諾。


      陳海洋老師將為廣大投資者定制為期一年時間的期貨日內短線六星戰法實戰培訓,詳情請點擊查看或咨詢13758250514


      七禾網1、陳海洋先生您好,感謝您和七禾網進行深入對話。我們了解到您2000年就進入了期貨市場,見證了市場的發展,首先請您談談這17年的市場感悟以及您覺得市場發生的變化。


      陳海洋:我的期貨人生經歷,說起來跌宕起伏,曲折離奇,從什么都不知道的期貨小白,到目前帶團隊教練導師,一路走來,經歷心酸,總體感悟在這個市場活著也許是一種幸福。


      我2000年以經紀人身份進入期貨市場,當時市場品種比較單一,交易模式電話報單,一大堆的客戶和經紀人在一起交易。經紀人與客戶沒有明顯的界限劃分,去了自己先開戶,通過這樣的方式認識期貨,并堅持下來。期間自己也交易,也指導客戶交易,自己爆倉六次,破產兩次,幾近崩潰。然后學習,再總結,再交易。


      8年的失敗經驗積累,讓我總結出了市場虧損密碼,并且讓我在2008年指導客戶一個半月帳戶從50萬做到800萬,心靈感受到了震撼,對交易心理的認知得到了徹底提升,并痛下決心組建計劃、執行、監督體制的交易團隊模式。2009年到2011年經過市場驗證,實現了穩定的回報。再到2012年股指,指導客戶從170萬到860萬,從穩定虧損到大幅盈利,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期貨市場,并靜下心來,潛心總結和研究,想追尋一套系統,可以實現穩健的贏利。這不單是我追求的目標,也是在我執業過程中,見過無數倒下的從業者、客戶,他們在離開市場時,那被摧毀的信心,時刻震撼和警醒著我去找到這樣的系統。還好,我成功了。


      從早期的市場執業亂相,到現在市場監管有序,蓬勃發展,我作為一名期貨人,可以自豪的說,我見證了她的成長,中國期貨市場對實體經濟的貢獻也會被更多人認可,并非單一的投機市場,現在白糖和豆粕期權就要上市了,期貨市場會越來越壯大,我將和我的團隊繼續陪伴她走下去。



      七禾網2、在參與期貨市場之前您做的是人壽保險營銷人員,是什么因素促使您轉行到期貨市場?


      陳海洋:我1997年從學校畢業后在中國人壽做了三年的保險營銷人員,連續幾年業績穩定,業務做的很好,但是也很累,隨著客戶遞增,越來越累,但收入越在減少,與付出不匹配。2000年時偶然的機會,在廣播電視報看到一家期貨公司招聘經紀人,當時期貨經紀算是新行業,一樣是做營銷,就想試試做兼職,但是接觸了一段時間之后,期貨帶來的新鮮感和贏利的誘惑,讓我一下子就愛上了期貨。當時就辦理了入職,成了職業期貨經紀人。



      七禾網3、您說您在期貨市場繳了“上千萬的學費”,這是真的嗎?面臨多次“絕境”的您又是為何仍舊堅守在市場?


      陳海洋:是真的。爆倉六次,破產兩次,差點我走不出來。能走出來,第一要感謝我的父親,他曾經對我說,你本身出來打工就一無所有,賺的賠掉了,大不了重頭再來。第二是我一直在虧錢,市場一定有9633+人在賺錢,別人能賺錢,我為什么不行,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行,成功一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最終我找到了投資者虧損的密碼,并加以改正,慢慢尋求盈利秘訣。



      七禾網4、經歷了長達8年的虧損,您最終開始持續盈利的關鍵是什么?


      陳海洋:執行力。虧損了8年,最終總結自己各種虧損的根源,我從短線到長線,從投機到套利,從人工到程序化,各種方法輪番爆倉。每爆倉一次,換一種方法,最后發現,每個方法都可以掙大錢,都可以虧大錢,沒有好壞之分,讓我知道了紀律與規則的重要性,讓我對市場低了頭,要敬畏市場,讓我對風險有了更重要的認識,主動降杠桿,主動止損,這些誰都知道,最關鍵的就是執行下去。執行二字,我付出了慘重代價,最終打造計劃、執行、監督為一體的團隊模式來彌補執行力的問題,而潛心打造的千策星級戰法和心法更是圍繞執行力而打造的。



      七禾網5、目前您是以日內短線、大級別趨勢操作為主,輔以套利交易,那么這幾種交易模式您是如何結合到您的交易中去?相互間會有影響嗎?


      陳海洋:要說相互之間一點影響沒有,那是騙人的。幾種模式相互執行,一定會有影響。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但是這幾種方法,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和規則。如果分團隊去執行,效果會更好。單個投資者很難去執行,一邊做趨勢,又操作短線,然后還做套利,那樣交易就混亂了,這幾種模式只有組建交易團隊才能更好的發揮出效果。目前我們培養的盤手的模式,就是找到適合盤手自己性格、資金、心態適合的方法,只要做不死,那就一直做的訓練模式就可以有更大的收獲和突破。



      七禾網6、我們了解到您曾師從葛定臣老師,葛老師以短線高頻為長,您目前的交易體系中有短線高頻嗎?


      陳海洋:2013年的時候,我和葛老師一起舉辦《期貨短線實戰訓練營》,在開課的過程中,對葛老師的人品和學識由衷的敬佩,并現場拜師。在開營過程中,在葛老師講解的商品期貨高頻理念方法上,我根據自己的領悟總結,對我的股指高頻系統進行了適用性優化,并在2014年5月取得成功,截止到2015年4月成功復制訓練出5位高頻盤手,并跟隨我至今。當時股指高頻系統趨于成熟,期間最大日回撤1.3%,收益平均在3%以上,在行情的配合下,有時可以達到11%,但是隨后不久,股指被限制交易,就把股指高頻理念和手法根據商品的特征,對之前的日內戰法進行升級優化,形成了千策星級日內短線戰法。所以在這里我也借七禾網感恩葛老師。



      七禾網7、從葛老師這里,您覺得最值得學習的是什么?


      陳海洋:我覺得從葛老師那里學到的也是對我影響最大的應該是葛老師的品格,其次才是技術。一個人的品格直接影響其交易的結果。品格欠缺的人,技術再好,長期下來是賺不了錢的。這也影響我在做選拔訓練自己的交易團隊時,將品格定為第一選拔要素。



      七禾網8、您表示您不追求暴利,但我們了解到您也曾多次獲得短期的暴利收益(一個半月時間50萬盈利到800萬、兩個月從170萬到700萬等),這符合您的交易理念嗎?面對暴利機會您會如何處理?


      陳海洋:現在已經2017年了,回頭看2008年這些看似‘輝煌’的經歷,多少都有些偶然性,也是因為這種巨幅贏利,才讓我反思交易系統。現在回想看當時,這種巨幅贏利多少是超出系統之外的收獲,是行情造就的。但是經過8年多的系統優化,目前的系統已經將捕捉這種暴利機會的可能性,變成必然性,所以才有去年9月至11月三個月12倍的業績,我覺得這是系統成熟與否關鍵衡量標準。面對暴利的機會如何處理?面對暴利的機會一定是想辦法拿下啊,難道還放棄啊,至少我現在還做不到,所謂的放棄或者掙差不多就行了之類的話語,我只想是說的,那是自己水平不夠,那就別去想了。



      七禾網9、高收益往往會帶來高風險,我們了解到您的最大回撤控制的非常好,請問您制定了哪些風控措施和制度?如何確保風控體系的有效運行?


      陳海洋:期貨里常說,控制風險,讓利潤奔跑,但是做起來卻非常難,因為讓利潤奔跑,我們控制不住,因為行情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但是我們投資者能做的就是控制風險,所以說,控制風險好執行,但是人們不愿意執行,讓利潤奔跑得看行情,但是我們投資者又左右不了行情。風控體系其實在我們千策星級戰法中,從趨勢選擇,到入場點介入,到資金管理,都已經定義清晰了,嚴格按照星級標準去做就可以做好。


      期貨自帶十倍左右的杠桿,所以我們風控第一步,就是降杠桿,用倉位去降低風險,然后通過交易系統和規則,在不同的止損要求、周期位置、浮盈狀況下,綜合進行倉位與止損調整,將風險控制在設定的目標之內,再追求收益最大化,讓利潤奔跑其實也可以理解為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采取杠桿定制。



      七禾網10、您經歷的17年期貨生涯,市場上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您一般會選擇哪些品種參與交易,選擇的標準是什么?


      陳海洋:我現在的交易系統已經對品種不挑剔了,只要有波動,有K線,有成交,就會生成各種參考的數據出來,被我的交易系統去識別,并應用于我的交易系統。我自己制定策略,就喜歡偏活躍的品種,如橡膠、鎳、螺紋鋼等等,手下的盤手交易,有些性格慢,就會選豆粕、油脂、玉米、淀粉等慢品種去做,因交易者性格而異。甚至有徒弟學完,直接去打恒指的也有,而且收益頗豐。



      七禾網11、您如何搭建品種組合?一般同時操作幾個品種?如何在品種組合中淘汰“過氣”的品種,或者加入新的明星品種?


      陳海洋:品種組合的搭建,是基于總體風險的控制,對品種進行活躍度、振幅數據分析之后,進行倉位的分配和風控,一般同時交易品種不超過5個,在組合中,也是根據盈利目標和風控標準,在調入調出品種。這個我們已經形成了體系,應用非常成熟了。



      七禾網12、您每個品種的倉位是平均分布的,還是會有所不同?一個品種持倉的進出場是一次性的,還是會有加倉和減倉的動作?整個賬戶的倉位一般會在多大范圍內?


      陳海洋:您的問題很專業。每個品種與倉位不是均勻分布,帳戶的收益預期,風險承受標準是不一樣的,在這樣的目標與風控前提下,去優選組合,準備倉位,并根據技術系統應用的不同,進行加倉減倉的動作。一般前期,倉位控制在20%以內,有了盈利,就是所謂的安全墊之后,倉位會調整到30%,一般不超過40%。


      責任編輯:李燁
      Total:212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xm174yy.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聯系我們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4008-277-007
                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4007-666-707

      七禾網

      宏觀解讀

      七禾產業

      價值投資君

      七禾安卓&鴻蒙

      七禾網APP蘋果

      傅海棠自媒體

      沈良宏觀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認證聯盟

      技術支持 本網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六大簽約律師 廣告合作 關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務公告

      中期協“期媒投教聯盟”成員 、 中期協“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

      [關閉]
      [關閉]
      [關閉]
      我要啦免費統計